记者 纪文伶 孙黎明 实习生 赵洁
十八大报告摘要: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 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 ,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 收再创新能力 ,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2013年新年伊始 ,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航空产业办公室主任、两江航投集团董事范勇的手机不停地响起 。很多朋友发来祝 福短信 ,祝愿他“新年好运像飞机一样 ,越飞越高”。每收到这样的短信 ,他都会心一笑。
作为清华大学航空专业的博士 ,范勇成为首批“重庆造”飞机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半个多月前 , 国家体育总局订购了两江新 区首家通航飞机制造企业——皮拉图斯(中国)飞机公司的一批固定翼飞机 ,“重庆制造”通用飞机获得首批订单。
“这只是一个开端 ,未来还会收获更多惊喜 。”范勇说 ,未来他要看到越来越多的重庆造飞机上天。
机遇
低空开放成航空产业催化剂
去年4月 ,重庆飞行管制分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申请 ,获国家空管委批复同意 ,从而成为西南首个试点开放低空空域 的城市 ,这也对我市航空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进作用。
去年以来 ,我市不断引入全球先进飞机制造商 ,重点打造通航制造基地 ,并已初步形成两江航投集团、重庆直投公司、美 国霍尼韦尔、瑞士皮拉图斯公司等产业主体 ,汇集各方力量发展航空业 。去年5月 ,瑞士通用飞机巨头——皮拉图斯与我市签 约 ,将其中国公司总部、生产基地、维修基地、交付中心布局重庆 ,设在两江新区 。该公司也成为落户我市的首家通用飞机制 造商。
今年1月4日 ,重庆直升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收购美国恩斯特龙直升机公司 。这标志着重庆拥有了自己的通用航空整机 制造企业 , 同时也是中国航空企业首次成功并购欧美发达国家的知名直升机整机制造企业。
两江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用航空产业投入产出比一般为1∶10,项目发展10年后给当地带来的效益产出比为 1∶80,就业带动比为1∶12。
瓶颈
经验不足人才不够
“发展航空产业 ,未来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一方面要抢得先机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形成对国内甚至国际市场的 影响力和管控能力; 另一方面要迅速建设本地通用航空运营保障服务体系 ,培育重庆市场促进航空全产业链发展 。”市经信委 装备工业处负责人坦言 ,对重庆而言 ,航空产业是一片沃土 ,但仍需要时间去耕耘。
虽然去年迎来一连串好消息 ,但范勇面对未来道路显得很理性 。他说 ,重庆航空产业从零开始 ,并不具备真正的航空生产 经验 , 同时 ,还缺少一批高素质的设计制造、运营管理、飞行维修等领域的人才队伍 。 由于在相关产业方面刚刚起步 ,配套政 策的支持也不完善 ,“道路依然艰辛 ,肯定要一边摸索一边前进”。
他分析说 ,在基础设施的硬件上 ,对飞机要求很高 , 既要“飞得起来”,也得“落得下去”。除了导航、雷达这些必要设施
外 ,如果只有很少的起降点 ,那么只能作为运动体验 ,不能给生产生活带来增值服务 。他表示 ,要发展航空制造产业 ,就需要 培育航空运营市场 ,依托闲置的军用机场和业务量不太饱满的支线机场发展相关产业。
破局
借助他山之石 打造全产业链
如何破解这些发展难题? 比如在飞机制造方面 ,皮拉图斯飞机公司表示 , 已与两江新区在合作协议中约定 ,将帮助引进其 下游配套企业落户两江新区 。“先引进整机制造商,再垂直整合下游企业,这有点类似于重庆布局笔电产业的路径 。”两江新区相 关负责人表示。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市航空制造产业的发展模式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与十八大所提出的“以全球 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 ,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更加注重协同创新”相吻合。
据了解 ,重庆两江航投集团除了与皮拉图斯合资建设飞机整机制造、维修和组装基地外 ,还将携手宗申产业集团、香港天 泽通用航空公司 ,成立重庆西南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三方近日已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将总投资20亿元 ,首先引进美国通航 整机制造项目 ,计划3~5年形成年产飞机500~600架、产值50亿元的规模 。此外 ,我市还将与霍尼韦尔合作 ,进行航空发动机 的研发。
“重庆航空产业链正加速延伸 。”范勇表示 ,两江航空产业将以制造为牵引 ,逐步发展航空研发设计 , 由设计再推进制造,
形成研发、设计、部附件制造和飞机总装试飞的完整模式 。在飞机制造方面 ,将继续加强引进机型生产制造 ,重点引进国际一 线飞机主制造商(喷气式公务?乌乌乌⒃谇嵝吐菪乌胺苫乌⑺饺朔苫乌椭鄙乌乌矫嬉乌乌乌乌圃焐獭?
规划
航空城2020年产值350亿
在我市航空产业的发展蓝图上 ,两江航空城承载着重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梦想 。未来 ,每年大约有上千架飞机从这里起 飞 。2015年预计园区实现产值76亿 ,带动684亿上下产业规模 。2016~2020年 ,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一流航空产业园, 产业持续发展 。至2020年预计园区实现产值350亿 ,带动3150亿的上下游产业规模。
据介绍 ,我市未来将以两江航空产业园为基地 ,将逐步形成以直升机和固定翼通用飞机的总装生产为中心 ,零部件、机载 系统、发动机等航空产品配套生产全面发展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最终形成通航研发、飞机生产、飞行服务、维修保障、机场建 设、运营服务、教育培训、航空展览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重庆航空产业已开始起跑 ,腾飞指日可待!”市经信委装备工业处负责人认为 ,我市航空产业正逐渐辐射西部 ,将携手周 边城市形成高安全、高集聚、大规模、低成本的庞大航空产业群 ,势必将成为全球重要的飞机制造基地。